【BK-SD1】,博科儀器品質護航,客戶至上服務貼心。
稻飛虱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重要害蟲,為確保水稻豐產豐收,需多措并舉進行防治。
農業防治是基礎。合理規劃水稻種植布局,避免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,可降低稻飛虱的爆發風險。同時,加強田間管理,做到合理密植,保證稻田通風透光良好,抑制稻飛虱滋生。及時清除稻田周邊雜草,減少稻飛虱的越冬場所和中間寄主。此外,科學施肥,避免偏施氮肥,適當增施磷、鉀肥,增強水稻植株的抗蟲能力。
生物防治是綠色環保的手段。保護和利用稻飛虱的天敵,如蜘蛛、寄生蜂、青蛙等,可有效控制稻飛虱種群數量。例如,在稻田中釋放稻虱纓小蜂,它能寄生稻飛虱卵,降低稻飛虱的孵化率。同時,可使用生物農藥,如球孢白僵菌、綠僵菌等微生物制劑,這些生物農藥對環境友好,能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防治稻飛虱。
化學防治在必要時不可h缺。在稻飛虱發生初期,根據蟲情監測結果,選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。如吡蟲啉、噻蟲嗪等藥劑,按照規定的劑量和方法進行噴霧。注意不同藥劑交替使用,避免稻飛虱產生抗藥性。施藥時,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天氣,確保藥劑均勻覆蓋,提高防治效果。
物理防治可作為輔助手段。利用稻飛虱的趨光性,在稻田設置頻振式殺蟲燈或黑光燈,誘殺成蟲,減少蟲口基數。還可采用防蟲網覆蓋育秧田,防止稻飛虱遷入危害。通過綜合運用這些防治措施,多措并舉,能有效控制稻飛虱危害,確保水稻豐產豐收。
一、產品特點
稻飛虱直接刺吸水稻莖葉組織汁液,導致水稻生長不良,產量減少。稻飛虱測報儀專為農林蟲情測報而研制,該燈利用現代光、電、數控技術,實現了蟲體遠紅外自動處理、自動散蟲、自動拍照上傳、自動清蟲、整燈自動運行等功能。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,能自動完成誘蟲、殺蟲、拍照、收集、排水等系統作業??稍鲈O風速風向、環境溫濕度、光照等多種傳感器接口,并可通過4G上傳數據,以監測環境與病蟲害之間的關系。廣泛應用于農業水稻種植領域。
二、性能特點
1.滿足 GB/T 24689.1-2009植物保護機械蟲情測報燈標準。
2.整體結構采用不銹鋼噴塑外殼設計。
3.采用光、電、數控技術,自動控制。
4.彩色7寸中文液晶LCD電容觸摸屏操作;可分時段設置和控制,自動拍照和手動拍照均可;Android系統智能控制,環境溫、濕度及時間顯示。
5.測報燈內置1200W像素圖像采集設備,可通過攝像頭實時采集接蟲盤上的蟲體圖片。
6.蟲體灑落平鋪在接蟲盤上面,并對誘集的昆蟲蟲體進行震動分散平整處理。
7.儀器內置光柵計數裝置(非圖像識別計數),可以實時記錄蟲子數量并上傳至平臺。
8.具有自動清掃功能,可將拍攝完畢的昆蟲蟲體掃離拍攝區域,進入蟲體收集倉。
9.儀器各種數據和報警參數可通過網絡上傳到遠程服務器中,方便維護和管理。
10.內置GPS和北斗定位功能,可在地圖中查看設備站點等數據。
11.可通過平臺控制誘蟲燈開關、加熱管開關、殺蟲倉和烘干倉清空、震動電機開關等相關功能。
12.上、下兩層遠紅外蟲體處理倉,更有效地完成殺蟲和烘干工作。
13.遠紅外蟲體處理倉溫度控制:工作15分鐘后溫度到達85±5℃,處理時間任意可調。
14.遠紅外蟲體處理致死率不小于98%,蟲體完整率不小于95%。
15.多波長誘蟲光源,誘蟲燈功率大于20W。
16.光控控制:晚上自動開燈,白天自動關燈(待機),在夜間工作狀態下,不受瞬間強光照射改變工作狀態。
17.時段控制:根據靶標害蟲生活習性規律,設定工作時間段。
18.雨控系統裝置:單獨的排水系統結構,將雨水自動排出,有效將雨蟲分離,使箱體內無積水。
19.可增設風速、風向、地溫、地濕、光照、雨量等多種環境參數接口。
20.網絡模式:多種聯網方式4G\WIFI\有線 可任意選擇,可隨時隨地聯網管理。
21.可通過PC端、APP、微信等多種方式查看設備數據。
22.具備流量報警功能??赏ㄟ^平臺將設備與所屬流量卡進行綁定,當流量異常時自動推送告警信息。